【产业动态】海南甘蔗产业亟需打破低产瓶颈

媒体  泛糖科技日期  2020-10-15 18:23阅读量  304 作者  椰网

海南省蔗糖生产主要分布在儋州、临高、昌江、东方等中西部地区,其中儋州、临高、昌江、白沙等4个市县蔗糖产量约占全省的80%。

据了解,2000年以来,我国多数蔗糖主产区甘蔗单产迅速提高,但海南省基本上还停留在3吨/亩左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低1吨左右。对此,海南省糖业协会秘书长李京认为,海南甘蔗生产方式亟待从“千家万户”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原料甘蔗来源从主要依靠面积向以稳定面积为基础、重点提高单产和糖分转变,蔗农经济收入从单纯依靠甘蔗向追求蔗田综合性的收益转变。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是不断努力提高甘蔗的单产和糖分,而要实现单产和糖分的提高,则需要加强水利设施和梯田建设以及推广实用新技术,需要政府、糖蔗企业和蔗农之间密切合作。

海南甘蔗低产瓶颈如何“破”?

海南甘蔗亩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甘蔗制糖产业是海南具有区域优势和较大加工规模的传统产业,也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蔗糖产业关乎欠发达地区和海南省西部市县70万农民的发家致富,关乎产糖市县的经济建设,是建设自贸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李京表示:“如不立即采取有力的挽救措施,海南省这一具有区域优势、始终是产糖市县重要产业的甘蔗糖业,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

海南甘蔗产业发展到底难在哪里?做了30多年的糖业人,李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李京认为,海南省甘蔗的生产存在成本高、单产低、效益差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生产观念、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严重滞后,甘蔗品种老化、蔗田缺乏水利设施、机械化难以普及。

“海南蔗农没有成本观念,没有经济效益的观念,糊里糊涂就卖了。单产是多少,投入产出比是多少,利润率是多少,这些问题一概不理、不考虑。”李京指出,因为农民觉得土地是自己的,人工是自己的,就不考虑成本。蔗农对改进生产技术的愿望也不强烈。甘蔗地必须深耕,不深耕,产量就很低。广西的深耕超过了50%,湛江70%,而海南却占不到30%。

目前,我国多数蔗糖主要产区甘蔗单产都迅速提高,但海南省基本上还在平均3吨/亩左右徘徊,比全国平均水平约少1吨。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重视冬季瓜菜生产,而对甘蔗生产在资金扶持、蔗农培训等方面,与瓜菜农户相比,几乎是空白的。

为何海南守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蔗单产水平却不如兄弟省份

“海南甘蔗的单产水平远远低于兄弟省区,是我省的条件不如人家吗?”李京认为,恰恰相反,海南省的光温资源在全国首屈一指,这对光饱和点极高的甘蔗来说是得天独厚和难能可贵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海南省甘蔗单产长期低下呢?

李京认为,首先,海南省种植甘蔗的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和旅游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农业商品率低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多为干旱缺水、起伏不平的丘陵山区,不易实现甘蔗“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耕作。其次,海南甘蔗主产区的蔗农中不乏老弱病残的贫困户,他们十分依赖甘蔗生产,但由于缺资金、缺技术,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脆弱。更主要的是,海南蔗农生产观念、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落后,甘蔗种植存在种苗未经选种、浸种、消毒,发芽率低,中后期忽视管理,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此外,李京认为,海南省甘蔗单产长期低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企业及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不够。

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甘蔗学会理事长、2018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本鹏研究员表示,海南西部有六七十万亩土地,如果不种甘蔗,受土壤水肥条件和农民劳动技能的限制,也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作物。

杨本鹏认为,甘蔗是海南的传统支柱产业,是集育种、生产种植、制糖加工、销售一体的最为完善的农业产业。但由于种植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肥条件,加上粗放的管理,海南甘蔗产值相对偏低,这些年来也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尽管如此,甘蔗种植面积却依然维持在40万亩左右。这说明,甘蔗仍然是海南西北部地区农民生产生活不可舍去的产业,在乡村产业中仍有一席之地。

根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海南是我国光、温、水条件最好的蔗区,在海南种植甘蔗,只要稍加管理,可以获得7-8吨的亩产量,由此可以收入4000元/亩左右。而且,种植甘蔗,对农户来说非常安全,不用担心台风。

多措并举 海南糖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好

初步预测,海南省2019/20年榨季全省甘蔗总产约100.95万吨,食糖总产约13.69万吨,分别比上榨季的154.36万吨和18.82万吨减少53.41万吨和5.13万吨。机制糖厂食糖销售收入为6.77亿元,比上榨季的8.76亿元减少1.99亿元,减幅22.72%;利税总额为0.47亿元,比上榨季的-0.89增长超150%。

李京介绍,甘蔗种植虽然经济效益不是很高,但收入有保障,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在各蔗区尤其是琼西地区扶贫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否定的。本榨季我省蔗糖主产区各糖厂继续支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克服来自各个方面的困扰,切实做好支援蔗农、扶持甘蔗生产和蔗区乡村道路、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在当前许多农产品滞销、价格起伏较大的情况下,甘蔗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年均比较效益仍然相对较高、较稳定,不少农民又重新投入到了甘蔗生产中,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领导看到了海岛型农业经济市场容量小、交通运输不便、台风影响较大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产业链条完善、收购有保障、抗风抗旱的甘蔗产业在琼西地区扶贫攻坚中的作用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李京介绍,“儋州市八一农场一王姓甘蔗专业户,由于重视科技应用,250亩甘蔗连续几年每年总产都超过2000吨,平均亩产超过8吨。他认为,甘蔗收购价不会狂跌,只要科学管理,每亩产8吨不成问题。这对海南的蔗农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若从效益角度比较,甘蔗不如香蕉赚钱多,没有瓜菜赚钱快,但甘蔗没有香蕉投入大,适合连片,也可以小块种植;同时,甘蔗不像香蕉那样怕台风,不像瓜菜那样需要重管理。尤其在一些不适合种别的作物的地块,甘蔗可以粗放种植,投入虽然少,收成却有保障,不像有些瓜菜品种,某个年头会出现卖不出去、烂在田间地头的问题。”

李京表示,我国食糖将长期处于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的局面,国际食糖市场也已出现了供给偏紧的态势,国家正在进一步重视扶持糖业、严厉打击食糖走私行为和限制原糖进口。这种形势的变化,意味着甘蔗糖业即将步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由此可以预测,虽然面临新冠疫情和贸易保障措施到期的不利影响,我国、我省下个榨季食糖市场仍将会回暖,如果国家进一步加大打击走私糖的力度,市场将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然而,蔗、糖生产要想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唯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甘蔗生产和制糖生产中全面、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对标先进找差距,大力普及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科学技术,大幅度地实现降本与增效。同时,要深刻认识到甘蔗糖业能够高度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现实意义,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和基层组织及各有关方面对甘蔗产业的重视与支持。

李京指出,海南甘蔗生产方式亟待从“千家万户”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需要政府、糖蔗企业和蔗农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在此基础上,海南应该深入研究生产深加工产品、延伸制糖产业链和富硒功能红糖的市场开发问题,依托自贸港的优势,瞄准国内和国外的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海南糖业的综合竞争力,才能使海南糖业之路越走越好。

(责任编辑:vdivcs)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