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蔗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媒体  泛糖科技日期  2024-03-28 14:47阅读量  61 作者  中国糖业协会

1492年哥仑布发现美洲,五年后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西方商人经由好望角到达东方,东西方航海贸易直接接触,欧洲经济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东岸,使蔗糖贸易可以绕过阿拉伯和土耳其商人的垄断,在南洋各岛直接购买,欧洲人很少食用的糖开始大量输入,我国的白沙糖(即白砂糖)成为一种新的商品,与丝绸、瓷器一样,在外贸商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建、广东等地资本开设糖坊,春间以资本借给蔗农,冬时收蔗农制出的红糖作为本利,预付货款和低价收购,刺激着种蔗、制糖繁荣。糖房将上层的“洋糖”售给海商运销东西二洋,中层黄白糖在国内销售。我国海商掌握国际贸易市场情况,牢牢占据着这项商品贸易的主导地位,种蔗制糖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兴盛不衰。“当十七世纪前后,中国商船曾遍布于南海各地,从事各项贸易,执东洋各国海上贸易的牛耳”。

据记载,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年),福建省诏安县土法制糖,北运宁波、上海、天津、青岛、辽东半岛,南销东南亚。1899年,福建出口各种食糖25万担(1.25万吨)。

17世纪欧洲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机械化、电气化催生了现代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清朝仍处于封建社会的封闭的小农经济时代,这种巨大的社会形态的差异,使得清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日益加大。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门户,洋糖开始进入我国。

19世纪中叶清朝洋务运动中,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上奏朝廷,申请在福州马尾一带地方设局造船,实现“防海之害而收其利”的宏伟目标。船政局在福州马尾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但福建制糖业仍处于牛拉石辘的家庭作坊状态。19世纪末,我国商人多从南洋向国内输入廉价商品,并委托当地商贩销售。爪哇糖进入中国的时间最早,南洋华侨商人着力将爪哇的廉价糖大量输入中国市场,从爪哇输入中国的糖品占外糖总输入量的80%。

1905年(光绪年间),福建口岸进口洋糖4644315担,1912年进口205108担。洋糖进口日增,国内生产益减,我国由食糖净输出国变为输入国。闽南一带,蔗田荒芜,糖寮凋零,种蔗制糖者无以为业。

image.png

(责任编辑:clam)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我们